【斷尾求生大揭密—新奇知識】蜥蜴竟然還會吃自己的尾巴?!
熱熱的夏天到了,常常會在家中看到壁虎出沒
其實覺得壁虎長的蠻可愛的(媽媽表示害怕)
不過家裡的壁虎有時候會斷尾,覺得有點替他們擔心
上網查詢之後查發現大部分的壁虎(守宮都會斷尾),不過尾巴很快就會長回來了
也才發現有些蜥蜴(守宮)會把自己的斷掉的尾巴吃掉
一個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概念哈哈(補回來)
稍稍整理了一下網路上的知識,做了一個小短片
希望大家會喜歡,也不要忘了訂閱喔!
(下方也有文字版本)
斷尾求生
如果想要觀察斷尾的行為
可以來看看家中的壁虎,他們的尾巴有很高的機率都是斷尾後重新長出來的
有時候甚至可以看到沒有尾巴的壁虎,那就表示他們才剛逃離危險阿
其實這些小動物的斷尾行為在很久以前就被人們注意到了
本草綱目中記載蛤蚧「形如大守宮,身長四五寸,尾與身等。最惜其尾,見人取之,多自囓斷其尾而去」
一般當躲藏與逃跑策略失敗時,許多蜥蜴會以斷尾當作最後的手段
讓尾巴在被掠食者攻擊時會輕易的斷掉
不過有時候膽子不大的蜥蜴在輕微的碰觸或是受到驚嚇也會有斷尾的情況發生
就像是我們家裡可愛的壁虎~
那斷尾是怎麼發生的呢?
這其實是一連串的肌肉會收縮,
那這個收縮的力量會造成及椎骨內相對脆弱的結構產生一個斷面,進而造成尾巴斷裂
段尾最直接的功用是讓原本被抓住的蜥蜴可以脫離掠食者的掌握
而且斷掉後的尾巴會持續的動來動去讓掠食者分心,增加本身逃跑的機會
那這個行為到底有沒有效呢?
在近幾年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是有效的
蜥蜴斷尾的比例與掠食者的數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
當天敵的數量增加,之後蜥蜴的斷尾率也會隨之增加
可參考此文章-->台師大找到蜥蜴斷尾之謎 登國際期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09002590-260405?chdtv
那斷掉的尾巴之後的命運如何呢?
下場通常都是被吃掉,有可能是被掠食者或是被尾巴的主人吃下肚
對於體型與被受獵的蜥蜴相差不大的掠食者來說
斷掉的尾巴可以說是一個是非常好的食物來源
就算沒有吃掉獵物的本體,但尾巴也已經是個不錯的收穫了
而且尾巴處理起來可能還比較方便容易,可以快速吃完
讓牠可以更迅速地去找下一餐,提升掠食效率
不過當尾巴沒有被掠食者吃掉,可憐的斷尾蜥蜴當然也不會浪費它
畢竟也曾經是身體的一部分,不可隨便浪費自己儲存的養分
許多蜥蜴在危機解除後會回過頭來把尾巴吃回去,
特別是將脂肪儲存在尾巴的這類蜥蜴,回頭吃尾巴的比例更是高
那如果說斷尾是有效的,為什麼沒有每種蜥蜴都會斷尾
那是因為喪失尾巴也是有的代價
這些代價可以分為生理代價以及運動代價兩大類
在生理上,需要讓傷口癒合以及讓尾巴再生
這些都需要耗費許多能量
除此之外,尾巴是許多蜥蜴儲存脂肪的部位
失去尾巴等於把之前辛苦存下的能量都拋棄了,一切還要再從頭來過
所以也會影像到蜥蜴的身體狀況
另一方面在運動上,失去尾巴會減低他們奔跑的速度
因為尾巴在其運動時有助於穩定身體,所以少了尾巴運動能力就隨之下降了
進而影響到覓食防禦
甚至在求偶上已會遇到問,因為追不到異性
因為上述斷尾的缺點,有些類群的蜥蜴在演化上並無斷尾的能力